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ofBritishColumbia)的米歇尔·郭本(MichelleGuoben)是一位新的研究合著者,她解释说,如果一颗行星被视为一颗类似地球的行星,那么它必须是一颗与地球差不多大小的岩石行星,围绕着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G型恒星)运行。此外,这颗行星必须位于恒星的宜居区域,在那里,岩石行星的表面可以容纳液态水,因此它有生命繁殖的潜力。
我的计算表明,每颗G型恒星的上限为0.18颗类似地球的行星,"郭本说。此前,一些科学家估计,每颗太阳恒星的潜在宜居行星数量从0.02颗到1颗以上。
该研究的另一位共同作者、UBC天文学家杰米·马修(Jamie Matthew)指出:"银河系有多达4000亿颗恒星,其中7%是G形恒星,这意味着银河系可能只有不到60亿颗类似地球的行星。
一般来说,与其他类型的行星相比,类似地球的行星更有可能成为系外行星搜索任务中的"漏鱼",因为它们太小,离恒星太远,这意味着现有的系外行星目录中的行星只是被搜索恒星周围行星的一小部分。
有鉴于此,国家采用了一种称为"正向建模"的技术来克服上述问题。我第一次模拟了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搜索的恒星周围的系外行星总数,"她解释道。基于我的行星搜索算法会找到它们的可能性,我将每个行星标记为"已发现"或"未发现"。然后,我将探测到的行星与我的实际行星目录进行了比较。如果模拟结果非常接近,那么行星的初始数量很可能是围绕这些恒星运行的行星的实际数量。"。